家塾
jiā shú家塾的意思和解释
◎ 家塾 jiāshú
[family school] 旧时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,术有序,国有学。”相传 周 代以二十五家一闾,闾有巷,巷首门边设家塾,用以教授居民子弟。后指聘请教师来家教授自己子弟的私塾。有的兼收亲友子弟。 宋 陆游 《小雨》诗之二:“诸孙入家塾,亲为授《三苍》。” 宋 叶适 《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》:“臣闻朝廷开学校,建儒官,公教育於上;士子闢家塾,隆师友,私淑艾於下:自古而然矣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我们家却有个家塾,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,便可入塾读书,亲戚子弟可以附读。” 郭沫若 《叶罗提之墓》:“ 叶罗提 七岁的时候还在家塾里读书。”
家塾的词语分解
jiā亲人共同生活的场所。 【组词】:家庭家中的。 【组词】:家事、家产尊称有某种专门学识或专门技术的人。 【组词】:专家、文学家、科学家学术流派。 【组词】:儒家、道家、百家争鸣经营某种行业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。 【组词】:商家、店家、少东家自称或称别人。 【组词】:自家、咱家、妇道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亲长。 【组词】:家父、家母、家兄量词。计算家庭、店铺、大型企业等的单位。 【组词】: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jia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~。孩子~。姑娘~。学生~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~。老三~。jie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:私~。~师。见〖私塾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