逼真
bī zhēn逼真的意思和解释
◎ 逼真 bīzhēn
(1) [lifelike;true to life]∶非常像实物
那是俱疑似,须知两逼真。——韩愈《春雪间早梅》
这张画画得很逼真
(2) [distinctly]∶真切
听得逼真
1. 极像真的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沔水二》:“又有 白马山 ,山石似马,望之逼真。” 明 汤显祖 吕硕园 《还魂记·玩真》:“小娘子画似 崔徽 ,诗如 苏蕙 ,行书逼真 魏夫人 。” 秦牧 《艺海拾贝·酷肖》:“假葡萄无论如何逼真,不会有美好的味道。”
2. 确实;真切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六回:“宗师见是个披髮童生,眉清目秀,知是逼真 晁梁 无疑。” 况周颐 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二:“情景逼真,非老於醉乡者不能道。” 陈登科 《风雷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 祝永康 一直是在部队里长大的,怎么会有个父亲救他呢?可是那位护士讲的逼真逼真。”
逼真,极为相似。《花月痕》第九回:“偪真 铁崖 乐府,又是一枝好手笔,足与 韩荷生 旗鼓相当。”
逼真的近义词
◎传神chuánshén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1.谓生动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神情态度。多用以形容艺术手段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人,或数年不点目精。人问其故,顾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关於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。’”宋黄昇《木兰花慢·题冯云...
逼真的反义词
◎失真shīzhēn失去本意或本来面貌;跟原来的有出入在这种光线下,人物的面貌有时失真1.失去本意或本来面目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名家苛察缴绕,使人不得反其意,专决於名而失人情,故曰‘使人俭而善失真’。”宋王安石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