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司
táng sī堂司的意思和解释
網
1. 明 清 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。亦指各署的长官。 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累臣自叙略节》:“凡屡次奏驳之旨,亦不曾詰责堂司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自 咸丰 季年,中西重立和约,朝廷创设总理衙门,堂司各官,如军机处例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学校总论》:“中学不兴,寧能尽各部之堂司,各省之长属,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?”
2. 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。因知事司僧堂庶务,故称。
網
堂司的词语分解
1.正房:~屋。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~。课~。食~。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。过~。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~。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~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6.堂房:~兄。~弟。~姊妹。7.a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,一节叫一堂:两~课。c)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:过了两~。d)用于场景、壁画等:三~内景。一~壁画。8.姓。
1.主持;操作;经营:~机。~炉。各~其事。2.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比部低,比处高):人事~。外交部礼宾~。3.姓。